土壤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土壤温湿度影响灯光强弱,运动就可以产生能量

在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全世界都在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在高度工业化与人口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化扩张不仅使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5月22日),在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上海风景园林先锋论坛上,先锋景观设计师和多位资深专家就“人民城市导向的城市景观与生态策略”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阮昕表示,风景园林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风景园林面临重大的机遇也面对重大挑战,即如何既遵循自然规律,又通过数字化的智慧方式,营造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生态之间的良好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张洋则以北京G·PARK能量公园等智慧化实践案例为例,分享从公众行为方式视角,数字技术如何激发城市空间活力,赋能不同类型的城市景观场景。在张洋看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城市空间与景观空间,会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注重交互性。

他通过观察和调研总结了人们在公园中的普遍行为,比如行走、奔跑、跳跃等。在北京G·PARK能量公园,游客的这些动作都会被转化成能量加以收集再运用到公园的互动喷雾、AI虚拟马拉松等运动或艺术装置之中。为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他在公园内设置能量币运营模式。游客在公园中通过参与运动等为公园供电,能量币就会增加,当游客在其中体验座椅自动加热、手机充电、共享会议室等服务时,能量币就会相应减少。

为了更好地让人与环境互动,在北京林业大学“林之心”景观改造项目中,张洋选取了10棵古树并为之安装传感器,传感器将实时监测周围土壤地温湿度。而这些数据的变化全都会通过古树周边灯光的颜色、强弱等形式加以呈现。“环境不会说话,但我们确可以再互动中感知这种变化。”张洋说,科技、数字化只是一种媒介,赋能景观场景,打造智慧空间的目的,在于连接和表达人的真实情感和需求,提升人民幸福感。

通过风景园林设计,让公众场所再生,提升人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也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国锋的目标。在论坛上,王国锋分析:“中国城市正面临着从以增量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存量为特色、尽可能克制增量的发展模式。相对于以往的大规模改造,近年来一些小而美的微更新愈发受到重视。”

在他看来,有机的城市更新和改造,一方面调整了设计介入社区的尺度,另一方面又以解决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为目的,用小而美的改造让道路变得平整,让空间适合共享,让社区更加美丽,从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存量时代,如何让公众场所再生?王国锋以“徐汇滨江贯通24小时城市活力圈”为例。秉持“生态优先、文化内核、业态聚合”几大原则打造出的徐汇滨江如今已成为市民喜爱的好去处。“地方赞”“亲子活动好去处”“爱宠人士的天堂”均是高人气的理由。一般而言,公园等公共空间的人流高峰在清晨和傍晚,但在徐汇滨江,公园人流高峰出现在白天。

实际上,这片市民眼中的好去处在设计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船厂滨江绿地有两处轮渡堵点、地下还有大连路隧道和地铁四号线。在“贯通、整合、关怀”的思路下,团队加强了地下空间和上部景观之间的互动,优化了骑行车道,还为滨江注入人文关怀,不仅在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内设置了22个“望江驿”系列服务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憩停留空间和公共卫生间,还规划提供免费WIFI,设置更多母婴室等惠及市民。

“存量规划是一个接地气、出政策、需要长期实践探索的领域,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王国锋说,“时代在变化,存量时代的到来呼唤风景园林设计更多关注人的精神需求,通过空间升级重塑大城市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功能价值,让城市充满温情。”


作者:吴金娇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