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月球土壤中的珍惜资源,100吨让全球用一年,多

月亮,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晴朗的夜空中总是可以看到一轮明月,古人认为月亮代表了“阴”,太阳代表了“阳”,一个主宰夜晚,一个主宰白天,而在科学发展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月球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它和太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只是一颗卫星,两者相差甚远。

太阳为人类提供了生命从简单走向复杂所需的能量,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现在地球上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自然人类也不会诞生。太阳系中的行星都是太阳诞生过程中的“边角料”,从这一点来看,太阳的重要性要比月球高很多,恒星是恒星系中的“主角”。这不代表月球就不重要了,月球引力和太阳的引力一起产生的引潮力让地球的海洋产生了“潮汐”,海洋潮汐在生命从海洋进入陆地的过程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02月球,不容小觑


月球没有太阳重要,但是月球距离地球足够近,它肯定会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第一站。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十一号成功让人类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意义非比寻常。这个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球,其实埋藏着很多秘密,因为科研选择的问题,在阿波罗登月计划终止后,人类暂时把研究方向放在了“近地空间”上,月球就受到“冷落”。


其实月球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月球不仅仅可以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前哨站,在月球上还隐藏着大量珍贵的元素——“氦-3”。

03氦-3是什么?

简单来说,氦-3是是氦元素的同位素,比普通的氦元素少了一个中子,在进行热核反应时只会制造出来没有放射性的质子,可以作为可控核聚变的原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氦-3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能源。


地球上氦-3的储备量很少,分布的氛围还很广泛,几乎没有开采的价值。但是在月球的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在100万吨以上,足够人类使用一万年了!

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人一提可控核聚变就会说,地球上的海水可以作为可控核聚变的原料,完全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跑去月球开采氦-3,这个观点并不正确,海洋中的氘氚虽然可以进行核聚变,但是在聚变反应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具备高能量的中子,这些中子会对核反应堆的炉壁造成一定的破坏,还会带走一定的热量让反应堆无法保持稳定的温度。


氦-3在进行核聚变时不会释放中子,所以是氦-3更优秀的选择,氦-3核聚变时需要的温度更高一些,对于现在还无法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人类来说,开采月球上的氦-3可能有些早了。人类在实现可控核聚变后会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到时候不论是开采月球上的氦-3还是使用氦-3作为核聚变燃料应该都不是难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跑到月球开采氦-3,航天设备这么“烧钱”,跑到月球这么远开采氦-3,还要把它们运回地球,一来一回的消耗肯定很大,性价比真的高吗?

科学家认为,把去月球开采月球土壤中的氦-3花销加在一起,包括“运输”“开采”“提纯”这些复杂的工序,所以的开销加在一起,拉回一飞船的氦-3的回报率大约在250倍左右,所以在未来前往月球开采氦-3肯定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全球各个国家都对月球上的氦-3十分重视,嫦娥三号登陆月球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检测月球土壤层的厚度和主要成分,而根据嫦娥三号探测到的信息,人们可能低估了月球土壤的厚度和氦-3含量,月球上的氦-3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04怎么开采氦-3?

想要从月球的土壤中开采氦-3,首先需要把月球的土壤加温到700℃,才可以把氦-3分离出来,困难的不是开采氦-3,毕竟月球上土壤那么多,不用大费周章的建设相关钻探设施,真正困难的是怎么把氦-3运回来。

想要开采月球上的资源,第一步肯定是在月球建造“月球基地”,只有在月球长时间建造可以驻留的基地,才能顺利地开展后续的科研工作,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人类在月球上建造基地是很有必要的,在月球上可以开展更好的天文观测工作,也可以为人类探索其他行星时提供一个落脚点和前哨站,除此之外还能开采月球上的氦-3和稀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