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种植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各门专业课之前必修的一门先导性课程[1]。在我校开设的专业涉及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草业科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种子科学与工程等。该课程是由《土壤学》和《肥料学》(也就是植物营养学)两部分有机结合、浓缩而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等,了解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明确土壤、植物和肥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主要肥料的性质、作用及在土壤中的转化、施用原则和施用技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从课程内容讲授的过程看,土壤学部分是该课程学习的第一环节。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是组成农业生产三个环节(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土壤管理)中的最基础环节[2]。因此,对于讲课人,能否讲好这部分内容,将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系统扎实地掌握该门课的知识。鉴于此,笔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该部分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树立正确教育观,注重积累知识,提升教学技能 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要善引导、能理解、多宽容,做到教人前先立身,即学高仅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其次,要注重知识的储备与筛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前提,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把握研究内容前沿,并适当拓展相关课程与之融合,要做到:给学生一杯水之前,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3]。现代社会,是科学知识更新快速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多给自己充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知识,丰富新内容,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即阐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思路;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即通过学生学习的反馈效果,对上述环节进行反思与调整,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实现以教论学和以学论教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教学要凝练知识,紧扣专业特点 1.顺应大纲变化,凝练教学内容。当前,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开始实施“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既要求增加基础课教学内容,又要扩大知识面,《土壤肥料学》课程学时数越来越少,总学时从64学时压缩到了56学时(包含实验课学时)。其中土壤学部分占28学时,包括理论课程19学时,实验课9学时。相应大纲的变化为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更要精练知识,同时还要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把每部分内容的精髓讲出来。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知识讲授思路框架来引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体把握,按思路框架去学习与土壤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从土壤肥力四因子“水、肥、气、热”角度,将土壤的属性内容融入其中,包括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对生产实践的影响。此外,为了巩固学生学习,要对重点知识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以便巩固知识点,加深学习。 2.实验教学要激发学生动手意愿,培养他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土壤肥料学是一项专业基础课,其实验课程更是相关专业学习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土壤学部分实验课教学仅有9学时,包括3个实验,每个实验仅3学时。实验课任务重,学时不足。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土壤学主要实验,使得学生易上手,培养其主动实验的意愿,并规范其实验操作,是当前该部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土壤学部分开设的三个实验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测定,目的是通过这几个基础实验,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并能将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此外,我们也要重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在传统实验基础上,引入高级仪器(如元素分析仪等),设计几个经典的综合性、验证性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意愿,提高其综合、创新、创造能力。 3.注意教学过程、观察教学对象,因时因材施教。在农业高校中,土壤肥料学课程主要是面向非土壤农化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涵盖了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草业科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内容。如果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均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必须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方面进行适当的专业结合,从而引导不同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 1.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并用,增强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