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元素在陕北矿区采煤沉陷坡面土壤中的空间异质

1 引言

陕北煤炭基地作为黄河流域中游6大煤炭资源输出地[1],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撑煤炭生产重心战略西移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煤矿区采动损害问题,其中以开采沉陷最为典型[2]。大量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开采沉陷导致的开裂、塌陷、沉陷等多种地表变形类型对地表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对土壤质量的损伤是其中关键一环[3]。氮元素不仅是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核心物质之一,更是地表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关键性调节因子[4~6]。因氮元素极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而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常常用作人为因素影响下土壤质量变化的指示性指标[7~8]。

鉴于此,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并揭示陕北典型采煤沉陷坡面土壤中氮元素(总氮和铵态氮)在空间上的异质性,以期为陕北采煤沉陷区土壤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2 材料与方法

2.1 布点与采样

根据资料分析与野外勘查结果,选择陕北榆家梁、石圪台、麻黄梁采煤沉陷边缘处沉陷稳定(2年左右)的3处典型黄土坡面,在其坡顶、坡中和坡脚3个部位分别随机布设5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分别采集0~10、10~20、20~40、40~60 cm等4个深度的土壤;将不同部位相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充分混合后,分别装入纯棉布袋,标记信息;将同区域内未沉陷且形态相似的黄土坡面作为对照,按相同方法采集土壤样品;共获得24个样品,全部带回实验室。

2.2 样品处理与检测方法

经晾晒、除杂、研磨、过筛等预处理的土壤样品,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1160)、全自动流动分析仪(AA3)分别测定总氮(TN)、铵态氮的含量,每项检测均平行测定3次。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基于实验数据,绘制了沉陷坡面与未沉陷坡面(对照)不同部位、不同土壤深度含量对比图,见图1、图2。

3.2 讨论

由图1、2可知:沉陷坡面土壤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如下。

(1)无论是坡顶、坡中还是坡脚,土壤TN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且越靠近坡顶该变化趋势越显著。具体而言,坡顶0~10 cm土层的TN含量是40~60 cm土层的2.7倍;坡中0~10 cm土层的TN含量是40~60 cm土层的1.6倍;坡脚0~10 cm土层的TN含量是40~60 cm土层的1.3倍。对照未沉陷坡面,发现开采沉陷放大了TN含量在坡顶土壤垂向上的差异,而缩小了TN含量在坡中、坡脚土壤垂向上的差异。

(2)在坡顶向坡中,再向坡脚转换的过程中,表层土壤(0~20 cm)TN含量呈现先降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坡中含量最低,坡脚含量最高;深层土壤(20~60 cm)TN含量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具体而言,坡脚、坡顶表层土壤TN含量依次为310~450mg/kg、220~280mg/kg,分别是坡中表层土壤的1.1~3倍、1.3~1.7倍;坡脚深层土壤TN含量为240~250mg/kg,是坡顶深层土壤的2.4~2.5倍。对照未沉陷坡面,发现开采沉陷同时缩小了不同部位表层、深层土壤TN含量的差异,而坡中土壤TN含量最贫瘠。

图1 沉陷坡面与未沉陷坡面不同部位与深度土壤TN含量对比

图2 沉陷坡面与未沉陷坡面不同部位与深度土壤含量对比

(3)无论是部位还是土层深度,沉陷坡面土壤TN含量均小于未沉陷坡面,且差异程度表现为坡脚>坡顶>坡中。具体而言,坡脚表层、深层土壤TN含量较未沉陷区分别减少了38%、41%;坡顶表层、深层土壤TN含量较未沉陷区分别减少了17%、30%;坡中表层、深层土壤TN含量较未沉陷区分别减少了19%、13%。由此可见,开采沉陷造成了全坡面土壤TN含量的损失,而坡脚土壤损失最严重。

(4)坡脚土壤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坡中、坡顶土壤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波动式的变化趋势。具体而言,坡脚0~10 cm土层的含量是40~60 cm土层的1.9倍;坡中土壤含量在10~20 cm土层出现一个峰值,为3.49 mg/kg,是其他各层土壤的1.3~1.5倍;坡顶土壤含量在10~20 cm、40~60 cm土层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3.66 mg/kg、3.43 mg/kg,是其他各层土壤的1.5~2.1倍。对照未沉陷坡面,发现开采沉陷不仅扰乱了含量在坡顶、坡中土壤垂向上的分布特征,而且还缩小了含量在坡顶、坡脚土壤垂向上的差异。

(5)在坡顶向坡中,再向坡脚转换的过程中,0~10 cm土壤含量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10~60 cm土壤含量基本呈现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具体而言,坡脚0~10 cm土壤含量为4.11 mg/kg,是坡顶0~10 cm土壤的2.4倍;坡脚10~60 cm土壤含量平均为2.52 mg/kg,是坡顶10~60 cm土壤含量的80%。对照未沉陷坡面,发现开采沉陷不仅放大了不同部位0~10 cm土壤含量的差异,同时逆转了不同部位10~60 cm土壤含量的水平分布特征,而坡中土壤含量最贫瘠。